造訪英國最大華德福學校
華德福教育如何滋養創造力
華德福教育如何滋養創造力
沒有考試、沒有成績單,每天還都一定要出去玩?
讓孩子三歲時像三歲,四歲時就像四歲,英國華德福教育學校麥克侯如何實踐?
文∣陳雅慧 攝影∣楊煥世
這裡的小孩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他們不必趕著長大,他們被准許當個小孩,而且可以當很久……」日本籍由美老師是學校裡的手工藝老師。三月底的一個星期二早上,春寒料峭但飽滿的陽光斜射進手工藝教室的小木屋,帶來暖意。木製的手工紡織機前面排著ㄇ字型的座椅,毛衣鉤成的娃娃站在窗台上。十一歲的男孩和女孩安安靜靜的用兩隻棒針織著手上五顏六色的手套和圍巾。
由美老師輕聲的解釋:「十一歲的孩子開始發育,身體在很短的速度裡抽高,很多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會駝著背,因為自己都不習慣這麼快長大。打毛衣一針一線的重複和專注,可以讓年輕的身體安靜的坐著,離地面近一點、沉穩一點。同時也讓快速成長的大腦在此刻安靜休息。」由美從一個小籐籃裡,拿出一個手掌大粗毛線織的紅帽小雪人:「這是五歲一年級小朋友的作品。他們得從自己鋸下小木棒,打磨棒針開始這堂編織課。」
不急,十三歲再學電腦
距離倫敦坐火車約一個小時,英國最大的華德福學校麥克侯 (Michael Hall, A Steiner Waldorf School)位在倫敦市東南的郊區。起伏的綠色山丘連接著藍天白雲三百六十度的環繞著校園,彷彿擁抱著四百多個從四歲到十八歲的學生。就像童話故事裡,美麗童年該有的城堡。
「你看!是不是很美?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對於一生的影響真的很大,」鮑伯(Bob Hamblett)在麥克侯教英文已經二十年。他帶著我們走到可以遠眺校舍的地方,雙手一伸,彷彿把美景親手送給我們。鮑伯的獨生女也在麥克侯讀書和成長,現在在香港的藝廊工作。
英國的華德福學校總共有三十一所,目前全部都是獨立學校,不接受政府的預算補助,必須靠學費和募款來經營學校。麥克侯一年的學費大約一萬英鎊(約四十七萬台幣),一般英國的私立學校一年的學費從一萬到三萬英鎊不等。家長認同教育理念,搬到學校附近的社區,形成共學團體。
去年年底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矽谷知名科技公司如Google、eBay、HP、Yahoo!等企業的高級主管不約而同把小孩送到「什麼都教、就是不教電腦」的華德福學校就讀。這篇報導也在台灣主流媒體編譯刊登,引起不少注目和討論。
我們抵達麥克侯華德福學校時,面對綠意和藍天,以及學校教室到處可見的樸拙原木樓梯地板和溫潤的燈光,也忍不住問老師:「這裡有電腦課嗎?」英文老師鮑伯哈哈大笑:「我們當然有電腦課!」堅持要帶我們參觀電腦教室。但是,麥克侯的孩子不急,十三歲才開始上電腦課。對於來自台灣、習慣競爭、擔心落後的我,親眼看到華德福「慢學」價值的充分實踐,真的是很大的衝擊。
二○○五年英國教育與技能部委託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訪問二十二所英國的華德福學校。這份報告的結論是,英國華德福學生跟主流學校相比,通過國家學力考試的比率更高。建議英國的主流學校體系可以跟華德福學校學習的特色有八點:
一、 及早引進學習外國語
二、 針對幼齡孩子的主題式教學
三、 強調口語的溝通增強孩子表達和傾聽的能力
四、 彈性的課程進度
五、 配合孩子發展歷程設計的課程
六、 藝術和創意教學
七、 重視老師的彼此支援,如對於特殊需求的孩子
組織團體討論
八、 合議制的學校行政組織
在台灣,也有許多縣市政府考慮引進華德福教育體系。華德福的特色和魅力何在?
在一個變動愈來愈快的世界裡,小孩長大成人要面對的環境更為瞬息萬變,在《華德福的幼兒教育》一書前言裡,英國雪菲爾大學教育學院講師凱西‧納特布朗說:「讓孩子三歲時像三歲,四歲像四歲,他就能在五歲時做好入學準備。」麥克侯學校網站這麼介紹:「小孩長大時須具備創造力、挫折復原力、好奇心和傾聽能力……必須先有建全的內在,相信自己可以做好。這些都需要童年來滋養,童年是一段重要的旅程,不是競賽。」
童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
麥克侯裡所有學習的發生,都從孩子的發展開始。
走進幼兒園的教室好像走進小人國。教室外面掛著五顏六色的雨衣、雨褲,木頭箱子裡堆著雨鞋。「幼兒園小朋友每天都得要去外面玩,不管下雨或是出太陽,」幼兒園老師強調「一定要出去」。陪著我們參觀幼兒園的中學部英語老師鮑伯說:「平常這些小小人穿著五顏六色衣服一群群在校園四處探險,是麥克侯最可愛的風景。」
幼兒園教室角落裡有木馬、小帳篷,小小的開放式廚房和流理台就在教室的一側。幼兒園裡還有少見的男老師,身高超過一百八十公分、肩膀很寬的男老師站在教室門口幾乎全部擋住門,他介紹:「教室整個環境就像在家一樣。孩子在教室進行其他活動,阿姨煮飯會飄出炊煙和香味。小朋友很自然知道吃飯時間到了,該幫忙準備餐桌。」
華德福教育認為童年是一段特殊時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玩就是幼兒的學習,拿掉幼兒的「玩」等於拿掉幼兒的學習。因此,童年應該受到保護,才能儲蓄足夠力量,應付未來生活中將面臨的問題。麥可侯幼兒園有寬闊的空間和自然接觸,四季就是教室。老師帶領孩子欣賞大自然美麗、神奇的變化。幼兒園小人國戶外有大片的菜園、沙坑和土堆,還有一個跟小孩一般高的土窯,老師帶著孩子從自己菜園看到植物生長,自己揉麵團烤麵包。
從生命經驗出發的學習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開始正式學習的旅程。在麥克侯,孩子從七歲到十四歲都由同一位老師帶領,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學習」核心是每一個「主要課程」(main course)。「主要課程」是華德福學校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學習主軸。以每三週到四週時間為單位,配合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展階段,透過各種不同的角度,既深又廣的學特定主題。
譬如,開始尋求獨立的九歲小孩,老師會透過維京人的探險故事引導。情竇初開的十四、五歲青少年可以透過希臘悲劇,討論和情感有關的人生議題,探討愛與恨、喜悅與沮喪、道德和非道德的極端。
六年級的學生在我們參訪的時候,「主要課程」是天文學。已經教書十七年的導師安妮塔跟我們解釋:這群起步邁入青春期孩子的人生階段,如同當年歐洲歷史發展從黑暗時期跨入文藝復興,他們期待掙開枷鎖,嚮往更大的自由。
歐洲在十三世紀邁入文藝復興時,許多偉大的探險家如馬可波羅積極往未知的大陸探索,帶回新知識和啟發。安妮塔和學生一起探索天文學:「人們到了大海,必須抬頭看星星,才能知道自己的所在。這是歐洲開始發展天文學的契機。這年紀的孩子對探索、未知、冒險有很多的想像,可以體會文藝復興的歷史氣氛。」
安妮塔安排歷史、音樂、自然和德文課與孩子從不同角度學習天文學。「你知道此刻(三月)的晚上,當你抬頭往西邊看,可以看到維納斯星非常閃耀明亮嗎?仰頭看星空,孩子感受和更大的未知世界有一個無形的連結。」安妮塔自己也曾在華德福學校受過教育,她滿臉的皺紋刻劃著對於傳遞和分享知識的熱情。
麥克侯一角的校園是學校的菜園,平常有園丁負責種植學校午餐的蔬菜。不同年紀的學生也在菜園工作和學習不同的「主要課程」。
五年級的學生正在學植物學,早上在教室上完植物素描。下午時,一個小組四個人負責自己的一塊田。上一個星期已經把菜園的田地鬆好,架好支架,準備要播種豆苗。園藝老師一邊跟我們抱歉沒有時間陪我們詳細解說,一邊仔細盯著一個綁著馬尾的金髮五年級男孩,用手提電鑽釘好一排菜園的木頭圍籬。菜園旁邊的教室在大桌子上,正攤開晾著一年級小朋友用各種植物手染的一束束捲捲的羊毛。
沒有考試、沒有成績單
華德福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沒有考試。「考試只會讓孩子僅僅注意考試的結果,而非學習歷程的本身,」六年級的導師安妮塔說。
雖然學校沒有考試,但是老師負起監控孩子學習進度的責任。必須符合國家要求不同年紀的識字和數學能力。另外,小學階段老師會和學生相處長達八年,對孩子的發展和家庭狀況熟悉。每一年結束,學生會收到個人年度報告,而非成績單。
九歲之前的學生,不會有回家作業。九歲到十二歲的學生每天會有不超過半小時的作業。到十五歲左右,每天則會有大約兩個小時的專題報告作業。
學習的主題非常廣泛,不趕進度、不打分數。華德福學生氣定神閒,有一種特殊的自信。
我在參訪完從早到晚的編織課、戲劇課、音樂課、種菜課、體育課,不禁有點「著急」的向陪同的老師求救:「請問,我可不可以看一下麥可侯裡『正常』的課。就是那種坐在教室裡面,老師教、孩子學的那種?」
高中部的地理老師阿列斯(Alastair Burtt)笑著歡迎我在離開前,去他的教室看他為高中生上地理課。阿列斯在華德福教書第三年,他自己的兒子也在這裡念中學。他比較自己兩個小孩,大女兒在公立學校適應和發展良好,學業成就也很優異。小兒子的學業表現雖然不如姊姊,但對於知識有強大的好奇,喜歡討論和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我踏進地理教室的目的原本是觀察這堂地理課,但是老師阿列斯介紹我之後,鼓勵學生發問。學生針對台灣的經濟、歷史、語言、宗教以及和中國的關係不停的發問,這一堂台灣歷史地理課為這一天的採訪畫下句點。我真正感受到上午訪問地理老師阿列斯時他分享的:「其實我在教室裡常常不像是老師,比較像是『與談人』。引導他們,和他們一起學。」華德福一天,我感受到童年是那麼美好和珍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