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學生使用手機」之我見~黃雅雯

轉貼自:黃雅雯

「學生使用手機」之我見
現今許多孩子人手一機,手機除接打電話亦具玩遊戲、上網看臉書訊息、傳簡訊與聽歌等多項功能,對孩子有極大吸引力,例如:對國小學童,使用一隻無法上網但透過玩小遊戲積分到達一定分數即可再開一個新遊戲的手機以及對注重同儕的青少年,使用一隻隨時可傳簡訊給朋友的手機,皆會使孩子與手機形影不離。目前各級學校應有手機管理規則,規範鬆緊不一,例如:有學校規定手機在校不可開機;有學校規定上課與午休時間開靜音,但不管規定如何,就筆者目前在學校上課,老師課堂賣力上課,學生則遮遮掩掩使用手機,老師要做所謂管理其實亦有難度。現在因為學生使用手機頻繁,學校不得不訂出使用規範,然而卻無法有效抑制孩子上課使用手機的狀況。
讓孩子在學習階段使用手機其實會衍生許多問題。王秀園(2009
提出腦中有兩種讓人類得以快樂的迴路,一個是由多巴胺(dopamine)所主導,屬於感官享受(sensual pleasure);另一個由血清促進素(serotonin)所主導,屬於心靈滿足(mental)。手機讓孩子以最便利與快速的方式得到滿足,例如:玩手機小遊戲,以積分來得到立即增強;隨時傳簡訊立即滿足與朋友互動的需求。使用手機刺激多巴胺腦內傳導物質,進而使孩子感到短暫快樂。洪蘭(2008)認為當人們每次做某些行為時,每次皆能活化與該行動有關的神經迴路。此種快樂來的快,去的也快,因而更需要再繼續使用甚至加長時間。酒、咖啡、毒品與抽煙等等會令人上癮的物質亦是會引發相同的結果。現今科技發達且生活水準高,人們生活因而便利許多,但是卻也養成等不及、急著吃棉花糖的生命態度。
  現今社會光怪陸離的事件頻繁,小三及未婚懷孕者理直氣壯,原配反而居下風、街上泡沫紅茶店林立,人手一杯,開水卻滴水不沾、宅男女、啃老族越來越多、求神問卜及改風水,只望一夜致富或及時解決生活困境、疑男友偷吃,臉書直播燒炭自殺實況與信仰淪於。令人不禁質疑成人們是否集體共同營造出短視近利、淪於只求短期感官享受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孩子耳濡目染、家長無明確界限及規範與學校管理規則日漸鬆散之下,社會風氣似乎只會越糟糕。看似多元價值觀的社會能夠將一個孩子塑造成為有用的成人嗎?
手機養成孩子急欲滿足需求的工具,它阻斷學生深度閱讀與思考及與他人真實互動與親手親力參與生活的機會,它讓孩子養成一種不思考及不動手的習慣。演變至如此,家長扮演著很大的影響角色,例如:家長認為孩子需要手機與其聯絡而主動添購手機。但身為教師的我所見的是:孩子使用手機有99%的機會並非為要與家人聯絡。此乃小事,就筆者所見,某些家長在生活中不對孩子堅持國家法令或校規,而牽就孩子過多需求的現象,例如:未滿十八歲即讓孩子騎機車,因為孩子認為自己有能力騎乘、不依分級制度即讓孩子玩不適當電玩或看不適當節目,只因孩子喜歡看或認為孩子遲早會使用手機與玩網路遊戲,何不提早開放之消極心態。家長無思及人生的路很長,孩子亦可等待致身心成熟時再做這事、做那事,為何要提早讓孩子接觸會影響身心的行為。人總有許多「想做」的事情,即使孩子亦是如此,家長應教育孩子學習做「應做」的事情,而非持續縱容做想做的事,「想要」和真正「需要」是完全截然不同。家長平時對孩子無清楚的規範背後原因可能代表家長在生活中亦是以快速滿足自身需求的行動來生活,以致於在需要規範孩子時無其憑據而任孩子左右。
洪蘭(2008)指出「壞習慣難改是因為壞行為已經佔據大腦一個空間,若要改壞習慣則需要很長時間不能重複壞習慣,加上一直做好習慣,才能慢慢用好習慣取代壞習慣的神經連結。」其實回顧過去沒有手機的生活,人類仍得以繼續存活。學校有公共電話供學生使用,若有家長打電話找學生,學校亦會協助代轉告,筆者著實認為學生平時並無帶手機之需要。帶手機反而讓學生輕易控制父母,讓孩子擁有更多父母無法規範的空間,例如:父母不見得因手機而更容易找到孩子,反而要等孩子電話。其實平時在家親子之間即可交待清楚彼此去處及接送時間,或者父母可給孩子電話卡而非現金,讓孩子不致於亂花錢又能由孩子主動聯絡父母。手機握在孩子手上,除了會轉移上課注意力與降低學習成效之外,更是會衍生我們所看不到或說不完對孩子目前及未來身心所造成的傷害。在學校方面,筆者建議手機管理規範須嚴格且盡力去實施,同時校方需同時與學生溝通此行為所帶來的重大影響。當孩子因手機而上癮無法自制時,得透過學校的他律策略來處理,讓校園得以回歸平靜。

參考文獻
1.
王秀園(2009)。青春不迷網。台北: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2.
洪蘭(2008)。通情達理。台北:遠流。
9小時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