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如何搶救孩子的學習動機?


如何搶救孩子的學習動機
孩子對學習沒有熱情,覺得自己不夠好, 家長、老師如何破除教育迷思,幫助孩子重拾學習動機,找回自信?
請問楊老師:考試太多,考試題目又偏僻又死板,抹煞了孩子的學習動機,身為家長的我該怎麼辦?<p>我想先從兩個例子說起。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他的回憶錄《旁觀者》裡,懷念他小四的導師愛莎小姐和蘇菲小姐,認為她們是他畢生唯二的一流老師。小四那一年,杜拉克的爸爸因為杜拉克的字始終沒有改進,被校長兼導師請到學校懇談,「我知道您之所以讓彼得從公立學校轉到這兒就讀,是因為他的字一直寫不好。到現在,他的字還是沒有改進,恐怕以後也不會。我建議您──現在就為他申請進入中學就讀。」老師知道小杜拉克的能力不在寫字,主動勸家長不用浪費時間在不可能改變的事情上。但導師發現杜拉克的早慧,勸家長應讓杜拉克跳級升學。
第二個例子是發生在我家小女兒身上。我小女兒是個左撇子,字寫得不是很好。剛升小三時,新老師對孩子非常和善,唯獨因重視書寫,當孩子字寫得不夠端正時,老師會要求訂正或重寫。大約開學兩個星期後,我女兒給老師寫了一封信,「老師,我是一個很喜歡學習的小孩。我字寫得不好看是事實,但如果我的字沒有寫錯,也沒寫超過格子,可不可以拜託你不要叫我訂正?你給我的分數差一點沒關係,但是如果必須一直訂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樂趣。」她的老師不僅回應,「妳的學習動機比較重要,妳還是保持學習樂趣好了。」也隨即調整了對孩子習字的要求。
彼得‧杜拉克認為所謂的良師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發掘學生的長處與弱點,並能為學生規劃目標,甚至訂定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發揮長處而不受弱點的牽制。彼得‧杜拉克的導師能看到孩子的個別狀態,有彈性的調整課程進度,扮演主動者的角色,實屬難得。第二個案例的導師雖然是個被動者,但當孩子提出問題時,他願意聆聽,進行調整,也非常可貴
破除迷思,建立共識
然而現在的教育現場,並非每位老師都能做到這樣,除了受制於大班教學的因素外,家長與老師對於教育普遍的迷思,才是根本的問題。唯有破除迷思,才能建立共識,為孩子提供更人性、更個別化的教育環境。
目前的教育,普遍存在四種迷思。
一、「愈挫愈勇」的迷思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Mind Flow)概念。他發現,合乎產生心流經驗的學習,會帶給學習者極大的滿足感,並樂此不疲。
很多老師以為,他必須不斷出艱難的題目,讓學生不易得高分,學生才會努力。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一個實力八十分的孩子,你訂九十分的目標,他很樂意,因為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只有四十分的能力,你老給他一百分的目標,他做不到,就會選擇放棄。
台灣某明星高中的數學成績一向以「開根號乘以十」來計算;換言之,學生只要考三十六分,就代表及格。有必要嗎?這些孩子已經是最頂尖的,如果老師用心教了,孩子也夠努力,考三十六分就已經達到這個階段的及格標準,為何不給六十分。許多人認為,孩子要愈挫才會愈勇。這不全然對。只有對自己有足夠自信,然後挑戰適合的目標,孩子才會愈挫愈勇,否則就愈挫愈糟。高中成績不堪入目,最終卻可以考上國立大學,給孩子那樣的分數到底有什麼意義?
很多孩子上了大學或到了職場,對學習既不感興趣也沒有信心,為國高中的一路挫敗,付出很大的代價。
老師能夠了解孩子的能力,給予合宜的挑戰,才能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也就是說,若希望孩子體會學習的樂趣,找到挑戰和能力的黃金比例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
師生關係在國中階段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在青春期都有這樣的經驗,我喜歡這個老師,欣賞這個老師,這科就學得好。當孩子覺得自己某些條件和老師相似時,就會不自覺得模仿老師。典範的作用需要幾個條件的支持,包括喜歡、相似、可達成。缺乏這些條件,孩子不會產生「我心嚮往之」的動力。「有為者亦若是」,是知道自己有可能達到那裡,才可能發出的宏願。
要加強孩子的學習動機,老師授課的內容應與生活及未來連結。許多國高中孩子讀書讀得很痛苦,因為學習內容包含許多「抽象概念」。雖然有少數孩子資賦優異,很快體會到純學術的樂趣,但多數孩子是沒辦法的。如果知識、考試題目,無法連結到生活;或者孩子不了解目前所學與未來有什麼關係,就會覺得學這些東西沒有意義。
二、「獨尊語文、數理能力」的迷思
我家附近有所國中,基測出來的成績,呈現常態分配。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被照顧到了,我因此認為這所學校辦學理想。可是,很多在意孩子學業表現的家長,就不會把孩子送進這所學校。
目前雖然有些老師、學校已經開始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個別需求,但由於大班教學,老師並不容易照顧到孩子的個別差異。譬如,某個孩子語文比較弱,連基本的語文理解都有困難,要他判斷是映襯還是誇飾,根本沒意義。老師應用更簡單但生活化的內容來教導孩子。
更重要的是,老師能否看到孩子的長處,來引導孩子的學習方向。教育的重心不只是教學的內容,更是所教的對象。過去我們教師的養成過程,比較重視教學內容,但唯有開始去了解受教者,才有可能做好適才適性的教育。
三、「忽略學習習慣」的迷思
這是老師最熟悉,也最能著力的部分。因為熟悉教學原理,老師在學習習慣這一塊要比家長更能掌握,但如果孩子沒有動機與能力基礎,家長不了解、不配合,學習習慣的建立就會困難重重。例如,老師知道基本能力的精熟很重要,但精熟的過程不會太愉快。重複練習寫字絕對不會讓人愉快,但熟練之後,運用這個能力寫一篇文章,就是一個創造過程。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只要了解就好,看到孩子為精熟練習不快樂時,會因為心疼而失焦。任何能力的建立都得經過無趣辛苦的過程,「快樂學習」指的是,孩子能夠體認從無知到知、從不會到會的愉悅。若老師能掌握孩子學習的動機與能力,提出培育孩子學習習慣的要求時,家長應多給予了解與配合。
四、「以分數定價值」的迷思
評量問題始終爭論不休,我們從台灣給成績的方式就可領略。早先直接給分數,教改後,改採優甲乙丙,為了避免產生「優或不優」的迷思,改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第,現在則又改回優甲乙丙。
關於分數,家長自己有很多迷思,不能只怪老師。評量的目的主要在於幫助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以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並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需要家庭什麼樣的支持。
評量最重要的不在給分數。除了孩子需知道自己各項能力在人群中的相對位置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發現強項,鼓勵他往那個方向好好發展;發掘孩子學習的弱點,要求孩子只要達到基本要求就好。評量如果不能提供有用的資訊與回饋,讓學生了解自己、肯定自己、知道如何改進自己的學習,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分分計較的評量方式,常常只是打擊信心,對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嚴重。如果平均成績只有五、六十分的孩子,都能考上很不錯的大學,為什麼要給那樣的分數,讓他覺得很挫敗,要他為信心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他明明就夠了,可是不敢表達,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
許多孩子反應,在大學修普通化學、普通物理都比高中簡單,除去資優教育不談,一般高中生究竟需要學到多深多難,實在需要重新思考。
開放教育成功的四大要素
上述迷思都是很鉅觀的社會現象,需要整個社會在思想與行動上的變革,才能破除。
知名的哈佛大學教授迦納(Howard Gardner)在《超越教化的心靈》裡提到,開放教育若要成功,必須具備四項要素。
一、 學生:具有強烈學習動機,勇於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的學生。開放教育鼓勵老師給予學生主題性研究課業,但唯有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才能從中獲益。
二、 老師:需要訓練有素、願意積極投入,對學生與學習永保好奇的教師。只要老師常常反思,「自己明明認真教了,孩子也很認真學習,為什麼還學不好?」,對於學生與教學始終抱持著好奇,有疑惑,就想進一步探究、解決,那麼,無論教改怎麼改,幾乎一定會成功。
三、 環境:校園外的社區與教育機構及其成員,願意對上門求教的學生熱忱相待。當學校、老師扮演孩子學習經紀人的角色時,孩子學習的資源範圍就不局限在學校。
善用社區與社會資源,讓孩子擁有更豐富的學習情境,孩子自然也會樂在其中。
四、 家長:需要家庭支持和參與的開放教育,對於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不見得是最有利的方式。學校與社區必須發揮力量共同關照,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真正做到「把每個孩子帶上來」。如果家長認同「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哲思,並支持這樣的教育政策,成為老師、學校與大環境的助力,要找回孩子的學習動機就不難了。(採訪整理/江美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