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小心會說 不會做的人!

小心會說 不會做的人
2011-11-05 旺報 【文/黃冠華(旭榮集團執行董事)】
     我們身邊有些人反應靈活、做事機靈、回覆迅速、常識豐富,不論是和他們純聊天或是進一步地談事情,都感覺相當愉快,他們是聰明人,而且真聰明。但當我們與這些人合作時,卻開始出現一些問題,大家講好分頭要做的任務,時間到了,卻交不出東西。
     幾天前,看了黎智英先生寫的書中,提到了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黎先生的文筆非常好,我想很多人都應該很難想像,在他那樣相對粗獷的外表下有如此細膩的筆觸和思維。他書中提到,很多人「聰明但不夠能幹;可以相信卻不值得依靠;容易合作,卻是不容易成功。」我看到這段話的同時拍案叫絕(只有真的看書看到拍案叫絕的時候,才可以體會拍案叫絕這四個字下的有多好),寫得真的太好了。
     我身邊就認識這樣的人,反應靈活、做事機靈、回覆迅速,常識豐富,不論是和他們純聊天或是進一步的談事情,都感覺相當的愉快,他們是聰明人,而且真聰明。
     但是,有時在一些因緣際會下與這些人合作,卻開始出現一些問題,大家講好分頭要做的任務,等到時間到了,卻交不出東西。問他何以如此?理由當然是千百種。但至少在道理上,他總感覺是站著住腳的。要不然,就是大家同時一起做事,我們就在旁邊看著他辦事情的邏輯、辦事的方法,才發現怎麼連一些很基本的功夫他都做不好,甚至有時候是左支右絀、醜態百出的狀況。這才發現,原來我們常常所見的「聰明靈活」,並不代表做事情就會很「到位」。
     能說 不代表能做
     很多時候,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優勢並不能概括代表你就是一個很傑出的人,只是,在現在這樣一個重視表達的社會情況下,我們對於人才的定義,都相對的很淺薄。
     就像之前在學校裡面,常常看到有些同學在做口頭報告的時候口才便給、舌燦蓮花,但是在真正做作業的時候,卻不一定能交出什麼有深度的東西。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到他們交作業的成績,所以很多時候就只能透過表面我們所觀察到的做認定,推論他是個人才。所以,當我看到他這樣的人接觸到實際事務的時候,就會被他所呈現的落差嚇一大跳,哇!怎麼會落差這麼大!
     延伸到工作上,我們常常在面試的時候,遇到無數的年輕人太能說也太會說了,談到自我規劃,侃侃而談、口若懸河。談到為何離開上一份工作等較為尖銳的議題,回答也是四平八穩,不露破綻。聊到他能為公司做出什麼貢獻,那也是進退得宜,尺度拿捏得當。在這個時候,如果人力資源單位問我這個人用不用?我的回答通常都是「用」,但一定要通過試用期才能給予決定性的大任務。結果常常一半一半,當然,有的人是言行如一,的確是表達和執行都能勝任的優秀人才。但更多的是說多於做的表達大師,讓大家的期待產生重重的落差。
     懂領導 也要懂營運
     有經驗的工作者都知道,講得再多,比不上你把實績拿出來。吹牛吹半天,比不上數字會說話。讓自己說話和做事名實相符,是一個稱職工作者的充分且必要條件。我們都認識很多做銷售或是業務工作的朋友,講到語言表達能力,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套,什麼議題談到了,每個人都能來上個兩句,給予評論褒獎也好,提出不同看法也好,大放厥詞的同時,卻像剛剛跟所說的狀態一樣,未必真的擁有拿得出來的業務成績。
     我常常也在反省我自己,我是不是也是那種「很會說,但不太會做的人」,每天對於部屬同事給予口頭指導,但真的要我去執行,卻又不一定做的有人家好。
     如同之前有一位在經營管理上我非常崇敬的長輩曾點醒過我的:「你不能只懂領導,而不懂得營運。」太多的年輕經營者對於領導和管理真的有一套,但是卻不懂營運的細節。
     每個人都很善於做人、收買人心,可以用流利的外語做完美的報告。各種管理常識豐富,管理手法多元。對於「管理」這件事,真的不能說是「不擅長」了。但是如果碰到每天的業務細節、行政瑣事、成本控管等等,卻又避而遠之,閃得遠遠的,講好聽是授權,講難聽就是逃避這些事。
     成功者 要能耐煩
     「說話與做事」、「管理與營運」,其實都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有其類似之處。在相對的情況下,前者都很容易引人注目,獲得目光和掌聲,後者都較為無趣繁瑣,甚至要花時間做很多不一定令人愉快的事。
     但這往往就是決勝的關鍵!
     能表現前者的多,但兩者都能兼顧的少。人生很多事情是硬碰硬的,講的直接一點,不是靠耍耍嘴皮子,一些不下苦工的東西整理就出來了。要成功,需要蹲得下馬步、耐得住繁瑣,願意花點時間去面對一些繁雜的事、細部的工作。
     唯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在「說一口好管理」的同時,又能「做好一手好事情」。我常常以這樣的感覺自我期勉,也建議眾多年輕朋友們在踏入社會,建立個人品牌的同時,要「謹慎說話、努力做事」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