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心理~情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心理~情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感覺的詞彙!


【感覺的詞彙】
◎正向的情緒字彙:
高興、快樂、開心、興奮、舒服的、溫和的、開放的、陽光的、
燦爛的、窩心的、貼心的、快活的、滿足的、愜意的、樂觀的、
很飽的、幸福的、愉悅的、安穩的、熱情的、健康的、感動、
親切、害羞、有成就感、活潑的、輕鬆、愉快、開朗的、雀躍的、很棒、自在、驚喜、浪漫、刺激、亢奮、激動、平靜、坦然的、
舒適、甜蜜、開朗堅決感激充滿希望的自信的得意的輕鬆自豪安心 期待羨慕信心 堅強幸福親密寬恕、寧靜、祥和、熱忱……

◎負向的情緒字彙:
生氣、難過、傷心、憂鬱、痛苦、悲哀、悲傷、悲痛、寂寞、落寞、孤獨、孤單、空虛、惆悵、尷尬、傻了、想吐、無奈、無聊、痛苦、緊張、失望、失落、沮喪、害怕、嫉妒、煩躁、疲憊、憤怒、悶悶不樂、自卑、痛恨、不安、不爽、焦慮、崩潰、歇斯底里、自閉、壓抑、煩悶、討厭、受夠了、苦惱、苦悶、多愁善感、乏味、難過、煩惱、擔心、心煩、 羞愧、恐怖、焦慮、緊張、厭惡、無禮內疚厭惡嫉妒憤怒受挫愚昧 愚笨猜疑害羞興奮受傷困擾 錯亂震驚擔憂驚嚇著急煩惱恐懼憤怒內疚委屈憂愁厭惡自責罪惡後悔困惑浮躁慌亂挫折壓力緊張鬱卒茫然失落無力無助無奈失望 自卑疲憊哀怨哀傷麻木疏離怨恨憐憫悲哀羞愧、沉悶、懷疑、悔恨、絕望、抑鬱、單調、不耐煩、冷落、茫然、腦火、
徬徨、不甘心……
PS:
相關感覺情緒課程可用的資料!還有哪些詞彙?歡迎補充!感謝!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孩子飆髒話,怎麼辦?(作者:楊俐容~親子天下雜誌)


孩子飆髒話,怎麼辦?
·         2012-01 
·         親子天下雜誌31
·         作者:楊俐容

「是怎樣?也沒說什麼,他就生氣,還罵髒話!講他,他還嘔氣揚言離家出走?」 青少年火氣一來,啥話都說得出來;父母該如何介入、管教,才不傷害彼此關係?
親愛的楊老師:我兒子今年國三,近一年來情緒像顆隨時爆發的炸彈,只要說些他不中聽的話,就開始罵髒話,總要等他平靜後的第二天才能跟他說話。有時,我會因他的惡意辱罵而教訓他,結果他反應更激烈,甚至離家外出。請問該如何導正他飆髒話的習慣,以及如何處理親子關係?
---
孩子的問題可以從兩個層次來剖析:一是外顯行為,二是內在情緒和動機。一般而言,行為是症候,情緒才是病灶,病灶根除,行為問題就會緩解消失。飆髒話、離家出走的確是令父母十分頭痛的行為問題,但深究背後的情緒困擾,多半可以看出端倪、找到頭緒。
「像顆不定時炸彈」,換句話說就是「情緒容易被小事激發,表達方式既直接又強烈」。這樣的情緒狀態可能來自幾個原因:一是發展特徵。青春期是從倚賴邁向獨立的過渡階段,也是一生中成長衝刺速度最快的時期。生理和自我意識的急遽變化,可能使得青少年情緒放大,和父母大小衝突不斷。這現象非常普遍,只要了解接納加上合理管教,孩子稍長情況就會改善。二是個體特質。如果孩子的情緒特質本來就屬頻率高、反應強,到了青春期也許會進化為加強版,反應更火爆、調整更費時;就像急性喉炎變慢性喉炎,藥得吃久些,除了理解接納,還要調。如果青春期還不調理,以後會更難,變成「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就累了!
另外,這也可能是壓力反應:長期強烈的壓力,有時候會讓人以飆高的情緒來反應。例如國三、高三,升學壓力比較大;或和老師不合,或陷入愛情困擾等。另外,突發性的重大壓力事件也可能導致青少年情緒狂飆,和家裡的關係出現斷裂性的變化。譬如被嚴重霸凌的青少年,既要承受心理和身體上的威脅,又不敢告訴父母、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可能來勢洶洶、將情緒轉嫁到家人身上。如果一向開朗溫馴的孩子突然變得情緒暴躁、態度叛逆,父母大可以懷疑,孩子可能碰到不得抒解的重大壓力事件。這是求救訊號,父母要看懂。
提問談到孩子國三、情緒狂飆是近一年的事,另外也提到「多半發生在晚上,等到第二天,情緒過了就平靜了,可以正常說話」;由此可以合理揣測,孩子大概正處在極大壓力下。通常父母最容易感受到的是孩子的行為問題為父母所帶來的困擾,像「該如何導正他飆髒話的習慣、如何處理親子關係」等,很明顯都聚焦在行為層面。如果能換個方式看問題,如「什麼原因讓孩子情緒這麼激動、孩子為什麼要飆髒話」等。嘗試抽絲剝繭,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或動機,才能協助孩子解決情緒困擾,並間接的處理行為問題。父母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只是很容易不自覺的優先處理自己的困擾罷了。
接著來看看行為層面,也就是罵髒話。髒話是指「卑劣粗俗、不堪入耳,用來罵人的話語」;簡單的說,髒話的特徵有二:一是內容不雅,二是羞辱別人。不管哪個文化,髒話多半隱含強烈的性別歧視,這牽涉到價值觀、品格修養。這個層面無論如何要引導孩子了解,也要表達堅持尊重別人的態度。但有一些未牽涉到性別歧視的話語,雅或不雅的認定就和時代、身體開放度有很大的關係。例如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說「屁啦!」「好屌!」其實是深受時代背景和流行文化的影響。父母聽得坐立難安,孩子卻無動於衷,因為屬於個人主觀評價,有很多認知上的落差,就容易造成各說各話的紛爭。如果孩子沒有羞辱別人的意思,父母願意認可合理範圍內的代間差異,許多衝突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為何口出惡言,出口成「髒」?
對於孩子說髒話,又該如何因應呢?孩子會說髒話大致有四個原因:
第一,爭取認同:大家都這樣而成為流行文化,孩子要獲得同儕認同,當然就跟著流行走。若孩子沒有惡意,建議父母要能接納、認可他的需求,一定程度的容許孩子自行調整。此外,就是設定界限,設定界限不是「父母身分」的關係,而是「行為準則」的問題,孩子對別人本來就要有基本的尊重。你有管,但管的是規範;而且那規範符合人性,我要求你尊重別人,我對你一樣尊重。你可以跟孩子說:「我們那個年代是這樣子被教的,所以聽了真的很不舒服;不是絕對不能講,而是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如果孩子有尊重你,在重要場合或其他長輩面前也懂分際,那你要明白他其實已經儘量克制了;請牢記習慣有時候就會冒出來,所以偶爾飆出來,不要那麼在意。父母心態放鬆一點,日子就會好過。
第二,引人注意:有的青少年會用這樣的方式來獲取注意。仔細思量,為什麼孩子非得搞到這樣來得到你的注意呢?極有可能是平常他沒獲得足夠的注意。當孩子一副「看我多屌、我就敢這樣講」時,請採「忽略」方針。你愈注意他,就愈強化他;只要針對良性反應給予注意和肯定,孩子就會慢慢平衡過來。這樣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自尊和自信。
第三,反抗權威:孩子的用意就是要讓你生氣。父母最好不要回擊,堅定的退出衝突,重新調整關係,才能解決問題。
第四,表達憤怒:飆髒話,可能是在表達強烈的情緒,尤其是憤怒;也代表孩子的情緒管理欠佳,抒解情緒的管道不太通暢。如果孩子在學校不會,在家才會;白天不會,晚上很緊繃才會,就是壓力下的情緒反應。家長需要關切跟理解他的情緒困擾,幫助他發展多元的抒壓方法;行為層面的問題最好先冷處理,因為病灶解決了,症狀就會過去。
至於父母為什麼一聽髒話就抓狂,乃是因為它引發了我們的情緒,侵犯我們內在的信念;因為有被羞辱的感覺,所以不舒服、不自在。小時候被嚴苛管教的父母,對孩子講髒話的反應更強烈,而情緒愈強烈,行為就愈難理性。青春期的管教有很多原則,但都得在情緒稍微緩和的狀態下,才有辦法仔細去想,確實去做。當情緒上來時,所有的管教方法統統不管用。你必須先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才能好整以暇的處理親子衝突。
要處理青少年的狀況,父母得先想「這麼做會如何,這是我要的結果嗎?」這案例的父母已經體認到,一味斥責孩子飆髒話的結果,不是彼此帶著怒氣入眠,就是孩子離家出走。離家的風險非常非常大,無論如何,父母都要忍住。如果一時之間找不到好方法,你就抽離,把問題「打包」。只要問題沒有嚴重到非當天解決不可,我會建議,適時鳴金收兵吧!你可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已經談很久了,我們先打包,各自想想、明天再談,也許可以找到雙方都滿意的答案。」這是父母需要學習的。
五不,和孩子談行為風險
青少年有時較衝動,父母和孩子討論行為風險,請謹守「五不」原則:
一‧不要任性而為 無論多不高興,都不要任性和孩子賭氣爭輸贏,要設法保持開放的溝通態度。像「你可以耍性子,我就不行嗎?」這樣的話,對於解決孩子的情緒困擾或親子衝突都沒有助益。至於自己情緒要如何抒解?請另尋出路,找配偶、朋友談一談吧。
二‧不要倚老賣老 可以分享經驗,但不要說:「我以前也像你一樣呀,但我都如何如何,最後還不是克服了。」青少年碰到困擾時,最討厭父母提當年勇了。
三‧不要直搗黃龍 跟青少年談問題,要開放,但不要直接衝著孩子來。例如,對熱戀中的孩子說:「你那個男朋友品性不佳……」「我不喜歡你和……的女生交往」。從普遍性的問題,或別人的情況談起,孩子通常比較能接受。
四‧不要標準答案 青少年很在意面子,最討厭「父母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我就是長不大」的感覺。顧全青少年的面子,接受合理範圍內的其他可能,問題就好解決多了。換言之,父母如果能先放下「標準答案」,以「我們一起來想想怎麼做比較好」的態度來談,效果就會好很多。
五‧不要見死不救 當孩子看來困擾不小,但你覺得談來談去都找不到頭緒,或實在不知如何是好,就問問孩子:「我可以為你做什麼?」一句話,很誠懇的讓孩子知道:我心疼你,很想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肩並肩是青春期最好的親子圖像,孩子有困擾,就比較願意跟你說。(採訪整理│江美滿,錄音整理│熊君君)
★處理飆髒話5步驟
了解:了解孩子說髒話背後的心理機制、情緒困擾,父母的情緒就不易被挑起。

接納:接納孩子對課業、人際以及其他壓力事件的情緒感受。
規範:為自己和孩子設立行為界限,學習在必要時打包情緒。
引導:透過討論,幫他擴展思考的角度、跳脫自己的觀點。
欣賞:看到孩子跟你的不同,體驗正向的、擴大的、開放的人生態度。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別生氣!

最好別生氣 身體會留下痕跡
文章來源:生命時報

愛生氣的人很難健康,更難長壽。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免不了要生五種氣:
閒氣、怨氣、悶氣、賭氣怒氣

我國首批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程莘農 教授
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要養生,關鍵就要
會生氣,會散氣,如果氣散不掉,很多疾病都會由此而發。


五種氣最好別生
退休後,為了排解寂寞,
許多老人每天都樂意到小區花園找朋友扎堆打牌,雖說不輸房不輸地,
但玩起來那爭強好勝的勁兒,常常因為出錯一張牌或多說一句話,
就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氣得血壓升高。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生閒氣 "
商務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 "閒氣"的解釋是
 "為無關緊要的事情生氣 "

中國健康教育首席專 家洪昭光 教授說,一個人健康與否,
很大程度上跟心理狀態有關。心態不好,沒氣找氣的老人更愛生病 怨氣來源於一種怨恨的情緒。
2009 7月,媒體報道,家住甘肅蘭州市的七旬老人閻政平,
在其居住小區附近的人行橫道上,
對過往違章車輛投擲磚頭近 30次,砸中 14輛。

老人為什麼產生這種過激行為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 余淩雲 教授指出,這是一種情緒的發泄,
來源於對違章駕駛危害生命的痛恨,也就是一股怨氣。
悶氣多發生在夫妻之間,兩人一生氣就沒完沒了,
誰也不和對方說話,繃著臉,陰沉沉地總不見 "晴天 "

這種悶氣也是一種 "冷暴力",無形中會對人體進行傷害。
衛生部生命倫理專家組專家袁鐘 教授說,夫妻間生悶氣最傷害身體。
人們經常由於不滿意或受指責而賭氣
每個人大概都會有賭氣的時候,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有新聞報道,某男子由於不滿銀行排隊時間過長,
就分 100次,每次 1元,取出 100元錢。
這種賭氣的結果,往往最受傷的是自己。
對於性格急躁的人來說,很容易爆發怒氣
袁鐘指出,怒傷肝,憤怒使人肝氣不舒、胸悶、胸肋脹痛。
這種氣如果不加控制,危害最大。

身體會留下生氣的痕跡 人之所以會生病,
最原始的一種根源就是生氣
這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說明。

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老年醫學研究所 張國璽 教授指出,

生一次氣毀一次健康,
生氣導致的疾病與由風寒暑濕等外因導致的疾病不同,
會直接損傷五臟功能,發病更加嚴重。

長期生氣的人,會在身體上留下不同的痕跡。
從外表看,脾氣火暴,經常處於發怒狀態的人,多數會禿頂


嚴重的還會使頭頂變尖


程度輕點的,
則會在額頭兩側形成雙尖的 M形微禿


美國《洛杉磯時報》也報道,愛生氣的人?
易長色斑,
而且腦細胞衰老明顯加快


從中醫角度分析,發脾氣時,氣會往上衝,
造成頭頂發熱,導致脫髮


嚴重的暴怒,有時會造成肝內出血


如果血吐不出來,就會留在肝內,一段時間內形成血瘤
生氣導致的肝熱,繼而會影響到肺,
肺熱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失眠


張國璽說,他在臨床上曾遇到過一個
五天五夜無法成眠的人,就是生氣造成的。


血氣較差的人氣往下沉,形成腹部脹痛
會讓人誤以為是腸胃問題。
如果生了氣散不出來,比如悶氣
往往會在胸腹形成中醫所謂 "橫逆 "的氣滯,
很可能導致婦女乳腺小葉增生和乳癌,
也可能造成十二指腸或潰瘍,嚴重的會引發胃出血。

愛生氣的人還易得
袁鐘介紹,北京有個抗癌俱樂部,
成員都是癌症患者,他們思考後認為,
正是他們 患病的真正原因。


 " "在體內更順暢 當人生氣時,氣流在體內處於一種紊亂狀態。


袁鐘介紹,要想養生,必須讓氣流和諧順暢起來。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學專家羅衛芳 教授也告訴記者,
調神順氣養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  難得糊塗
        還沒發生的事,別想太多;
        正在發生的事,別過於困擾;
        已經發生的事,就由它去吧。
二是  順應季節
        春季活潑,夏令暢達,秋天恬靜,入則藏而不泄。
        讓精神隨外界環境而變化。
三是  節制情感
       "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 "
四是  要有精神寄託
       可以欣賞音樂,也可以養花弄草。
        老人只要有了精神寄託,就會
        對生活充滿信心,減少不必要的生氣。


此外,過於愛生氣的老人,也有可能是患了 "老年抑鬱症 "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60歲以上老人患老年抑鬱症的幾率為 7%-10%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老人,發病率更高達 50%


這樣的老人要調整心態
每天一定要做到 " 325 "

大笑 3分鐘,
            笑可以緩解疲勞、減少壓力,
            幫助肺臟擴張、促進消化,讓抑鬱慢慢減少;


忘卻煩惱 5分鐘,
            告訴自己 "人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放下煩惱會感覺無比輕鬆。


生氣不超過 2分鐘,
            要記住,惹你生氣的人,不要氣他,
            原諒別人也就是原諒自己。

今天你笑了嗎?
笑一笑喲,。。